【國際】太陽能產業將應用「產品即服務」的商業模式
沒有人需要太陽能板,需要的是把陽光轉成電力的服務!
什麼是產品即服務模式(Product as a Service, PaaS)
產品即服務模式可能讓你聽起來一頭霧水,
產品就是服務?表示是服務性質的產品嗎?還是沒有實質的商品?
其實所謂的「產品即服務模式(PaaS)」指的是使用者用租賃或是訂閱的方式使用產品,享受透過產品而得到的服務;廠商則保有產品的所有權,並負責產品的維修與收回。
例如:我們家中需要光線,不用自己購買電燈泡,改為向廠商訂閱或租賃燈具,每個月或是每一期固定繳費,廠商便會負責維修服務,如果商品壽命到期,廠商也會負責將產品回收並更換新的供我們使用。「訂閱燈具」聽起來很新穎,但其實在知名企業飛利浦Philips裡已行之有年。
◆你可能也想知道◆
產品即服務!繼飛利浦之後,採用循環經濟策略的7家企業 (C2C平台)
不只賣燈具,昕諾飛要做「光的供應商」(科技新報)
太陽能產業如何轉型成產品即服務模式
在太陽能產業也是相同的運作模式:當我們需要綠色能源,不用自己購買電太陽能板,改為向廠商訂閱或租賃,供應商提供太陽能發電和儲電的服務,同時負責所有硬體維修保養,太陽能板等設備的所有權屬於供應商,太陽能板壽命已盡時會被收回再製造。如此一來,我們就不必煩惱如何處理太陽能板廢棄物,且能確保產品不用後會重回工業循環,達到搖籃到搖籃的精神。
國際上已有許多團隊倡議在太陽能產業中採用產品即服務模式,像是來自歐洲7個國家的15個單位組成的Circusol聯盟,致力於將太陽能產業從傳統的線性經濟轉化為循環商業模式,創造出對環境、使用者及供應商三贏的局面。現階段,Circusol已在5個案場開始實驗運作,且各個案場從不同的市場、地區與規模切入,有望在驗證可行性後可應用於多方場所,大大改變太陽能產業現況。
Circusol提出的循環服務商業模式 (Photo credit: Circusol)
◆你可能也想知道◆
「太陽能產業」轉型「產品即服務模式」(CircuPlus)
產品即服務模式可以帶來什麼正面效益?
在傳統銷售商品的商業模式裡,部份廠商會刻意把「缺陷設計」放進產品,讓產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容易壞掉而須要換新,也有人把這樣的狀況稱為「計劃性汰舊」。
而在「產品即服務」這種類似訂閱經濟的方式中,廠商不再需要消費者購買新品,就可以確保穩定的收入,因此會促使廠商把產品設計得更耐久。
另一方面,廠商和消費者有更多互動,也能讓廠商更了解市場實際需求,有能力提供更好的服務給消費者,並且讓廠商更具有市場競爭力。
◆你可能也想知道◆
你知道燈泡其實可以亮100年嗎?《電燈泡的陰謀》揭露你家東西換不停的秘密(風傳媒)
--------
本文由 台灣搖籃到搖籃平台 編輯撰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