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工業革命以來,人類以追求經濟成長為首要目標,產品設計及製造皆以「搖籃到墳墓」(Cradle to Grave) 的思維來進行,自然資源一旦經開採就注定了單向的「搖籃到墳墓」之路:加工、製造、使用、拋棄、污染。為了彌補資源的耗竭,過去喊出:3R(Reduce、Reuse、Recycle)的口號,但沒有從源頭設計改變起,有毒物質依然排放;且現有節能及回收的策略,只能使產品的生命週期延長或降級使用,減少能資源消耗,但能資源終究走向墳墓的結局。
為此,布朗嘉教授和麥唐諾建築師(Michael Braungart 與 William Mcdonough)開始推廣搖籃到搖籃(Cradle to Cradle)概念,向大自然學習,所有東西皆為養份,皆可回歸自然。利用「養分管理」觀念出發,從產品設計階段就仔細構想產品結局,讓物質得以不斷循環。搖籃到搖籃可分成兩種循環系統:生物循環及工業循環。生物循環之產品由生物可分解的原料製成,最後回到生物循環提供養分;工業循環之產品材料則持續回到工業循環,將可再利用的材質同等級或升級回收,再製成新的產品。
搖籃到搖籃評估現有產品及製程,以無毒原料及潔淨能源、節水的製程取代對環境有害、耗能、耗水的原料及製程,並妥善規劃回收管道,使產品供應鏈、產品本身及回收再利用方式皆對環境友善。在追求生態效益的前提下,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遵循以下三大原則,以實現生物循環和工業循環。
材料養分永遠可再成為材料養分
就像在自然界一般,萬物都是養分,沒有廢棄物的觀念,透過搖籃到搖籃設計可使材料與產品在生產、使用以及循環過程中,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有益,最後安全進入生物或工業循環這兩個循環系統,還原具有高等品質的材料和產品。
再生能源是永不耗盡的。太陽能與太陽能衍生出來的能源,包括風能、水力能、潮汐及生質能。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主張,與其消極地節能-減少火力、核能等傳統發電的用電量,不如積極開發、鼓勵再生能源的使用。
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提倡自然生態、文化、個別需求以及問題解決方案等多樣性特質。搖籃到搖籃認為,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方式並非追求效率以減少破壞,而是追求生態效益 (Eco-effectiveness),更積極的將人類活動對於環境、社會與經濟的效益極大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