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國】先進國家吃閉門羹,中國拒絕再當「世界垃圾場」
先進國家吃閉門羹,中國拒絕再當「世界垃圾場」
在北京的一名男子正在收集塑膠瓶。圖片來源:Kevin Frayer/ Getty Images
中國已停止進口塑膠廢棄物,它不再需要先進國家的垃圾。此舉揭露了詭異的「垃圾旅行」,對此,回收產業則有正面的反應。
北京綠色和平辦公室的劉華(東亞地區污染防治主任)雀躍地說:「中國政府已經引起了全球性的衝擊。全世界的國家終於不得不開始檢討,這種在有限資源下肆無忌憚追求經濟成長的消費模式。」
自2018年1月1日起,共有24種不同的可回收材料禁止出口到中國,包括:未分類的塑料廢棄物、廢紙、廢光碟片以及舊紡織品。中國主張的原因是:這些垃圾既不衛生又危險。中國政府隨後致信給世界貿易組織(WTO),以保護環境和人類的健康。如此與廢棄物出口國切割的作法,是中國National Sword策略的一部分。中國希望建立自己的循環經濟,且拒絕再當全世界的垃圾場。歐盟委員會曾在去年12月嘗試與中國交涉,希望對方給予幾年的過渡期,但最終沒有成功。
這個決定,讓中國再次向世界揭示了過去實行回收利用方法的荒謬之處。現今德國回收產業鏈的營運模式如下:業者將垃圾中的「資源」挑出並盡可能純化它們(尤其是紙和玻璃),分離得越好,回收材料的轉售價值就越高;但其他沒有價值的「垃圾」,就出口到其他地方,例如塑料廢棄物分類情形還是很糟糕,因此它們最終只能進入垃圾焚化廠或出口到國外。
中國是近年來最重要的廢棄物進口國。透過海運,全球56%的塑料垃圾輸入中國。未分類廢塑料的最大出口國包括美國和日本,德國和英國則緊追在後。而歐盟成員國出口至中國的塑料廢棄物總量也高達87%。在那裡,廢棄物處理有部分仍是用手工分類,然後分類出來的材料直接用於生產再生塑料,外界擔心在缺乏現代分選過濾技術的工廠,不僅回收再生的品質參差不齊,現場作業的員工也會有安全的疑慮。
中國的資訊透明化不足
「我們不清楚出口到中國的垃圾最終會有什麼樣的處置,」英國綠色和平雜誌發行人、歐洲環境局的Piotr Barczak說。歐盟有明文立法規定出口的廢棄物必須依歐盟標準回收再生。「但是由於缺乏透明度和可追溯性,它也可能被焚化、掩埋或用不良的環境標準進行回收。」
進口禁令實行了幾天,已經能看出一些效果了,聯邦環境部代表談到歐洲和德國回收市場的明顯變化。根據產業服務公司Euwid的數據,德國對中國的塑料出口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。德國每年向中國輸送約76萬噸塑料廢棄物,主要是聚乙烯薄膜和PET塑料瓶。「這在歐洲廢棄物管理產業的進口材料方面,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,」德國廢棄物管理產業聯邦協會(BDE)主席Peter Kurth說。雖然德國境內的回收場地還有空間,但該產業已經在其他亞洲國家尋找替代方案,如:越南、馬來西亞或泰國。
「出口」,是一個簡單的垃圾處理方法。那當垃圾被丟到了其他國家,它的去處又是哪裡呢?結果只有幾種可能:回收、焚化或是掩埋。中國由於經濟景氣好和廢棄物進口等原因,國內的垃圾焚化廠十分繁忙。但是若考慮到材料價值和碳排放,焚燒也不是個好的解決方案。至於垃圾掩埋場則會消耗寶貴的土地及釋放溫室氣體,在生態上是個更糟的選擇。
法規會保障再生材料的使用嗎?
為因應中國的此項政策,德國決定大力推動回收產業相關技術發展。「我們必需投資更多,在更好的回收和分選設施上,」歐洲環保產業領導者瑞曼迪斯(Remondis)的發言人說。該集團在德國北萊茵-西發利亞州的呂嫩(westfälischen Lünen)經營高科技設施以製造新的塑膠原料,利用紅外線和氣壓槍分類塑料廢棄物,並再製成塑料顆粒。一般來說,使用再生材料是對環境較好的,因為它節省了原材料開採,以及因開採而產生的溫室氣體。
然而,產業要使用再生塑料目前仍有很大的阻力,像是包裝生產業。目前的成功案例,只有Frosch(德國小綠蛙)將洗滌劑填充在用塑膠袋回收再製的包裝瓶中。但這樣的方式對其他企業來說,成本還是太高了。「產業界現在仍然持保留態度,且擔心這些再生原料供應的品質和安全性沒有保障,」資源回收公司(Recyclingsystems)的發言人Grüner Punkt說。
更多的回收材料
在資原有限的今日,我們除了回收再利用之外沒有別條路了。德國已經表示會在廢棄物分類領域放更多心力,並且努力提昇回收的規模和比率。新的「包裝法案」規定,塑料的循環再利用率應從目前的36%上升到明年的58.5%,甚至希望在2022年可以達到63%。這樣的規定加上中國停止進口垃圾的困境,德國境內越積越多的廢棄物該何去何從呢?
BDE代表廢棄物管理產業提出建議:「我們需要稅務鼓勵措施,或是規定使用再生原料最低比率的政策」。根據BDE的數據顯示,在2015年間,私人回收企業就創造了131億歐元的營業額。強制規定使用再生材料比率將使回收產業更能創造利潤,例如,洗滌劑包裝的製造商必須使用30%的再生材料生產外瓶。目前德國聯邦環境部對此類「規定使用比率」仍持開放態度,因為所有回收利用的具體要求,還需要等到歐盟委員會正在擬定的塑料策略的結論出爐。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zeit.de/wirtschaft/2018-01/muellexporte-china-plastikmuell-recycling/komplettansicht
編譯:EPEA 台灣分公司